このクラスは期末レポートが成績の70%で
くそ緊張しました。。。
でも、ぜんぜん授業でやった理論をつかう
頭の余裕無かった。
字数制限なし、
かかなきゃいけない
タイトルだけ決まってた。
ごめんなさい、
今のところ、ぜんぜん図を綺麗にアップロードして載せられないので
省略しました。なんで綺麗にいかないのかな?
農業補貼政策帶來的鄉村社會變遷對於棄耕之影響
-以戰後日本東北部之鄉村社會變遷為例-
The Appearance of the Abandoned Cultivated Lands Reflecting on Agriculture Protective Policy Influences over Rural Society
- Social Changes in the Post-war Japanese North Rural Areas Case -
(一)問題緣起
「棄耕」(abandonment of cultivation)是戰後的日本零星農業衰退辯論之焦點,也是缺乏大規模農業時,使轉用農地困難開始種其他農作物之類的問題。水田比其農地有越多棄耕的趨勢。由於「棄耕」的出現,與過去多元農業的政策背景有關,如自耕農化、農具機械化、肥料投入、普及教育 、促土地轉用、進口國外農產物與稻米生產調整等等,因此所有農業補貼政策跟「棄耕」息息相關。
1. 「棄耕」爭辯的議題
諸多「棄耕」的爭議中,辯論最多的應該是針對於擴大農場規模的政策與「離農」(retirement from agriculture)(放棄農業經營)的衝突問題。因農地改革後,日本所耕作土地規模較小,而且一位耕農者所耕種的農地分散在不同的區域,並無連續,但是機械與肥料費價格都很高,高成本農業帶來收益低的結果,因此「離農」逐漸不停。
農耕者的高齡化以及勞動力不足是主要引起棄耕的原因:日本農地面積比率比歐美較低,全國農業就業者一半卻是65歲以上,使得農地沒有效利用。雖然日本進口農產物還在有限制,在1960年的自給自足率是百分之七十九,但在2002年減少百分之四十,這是先進國中,自給自足比率最低的國家( 鴨池治研究會 2006:5)。然而,既存的農業就業者退休之後,政府預計會有更多棄耕的發生。
2. 爲什麼是日本?
透過1946年的農地改革,日本解決戰後糧食困難與從戰前一直存在的地主剝削佃農生產剩餘之問題。如同台灣一般,日本經由農業社會工業化的過程,例如,鄉村開始對工業區提供低成本之勞動力;以及在工業化後,中年輕人放棄農業;教育普及化後,生活方式改變了。農業的近代化帶來「兼農」─農具機械化和肥料投入提供婦女和高齡者負責天天的農業作業,因此男生與年輕人可選其他工作,造成在週末從事農業的生活形態。另外、對政黨而言,稻米生產區一直成為一塊選舉時可望獲得大量選票的地區。不過,日本卻是世界上農業補貼政策強烈的國家,究竟「離農」與「棄耕」的增加原因成為一個重要討論的議題。
(二)研究此一問題的意義
本研究理論上的意義(significance)在於指出:戰後農業補貼政策計畫之目標與現況之間的“矛盾”。同時,指出現行的擴大農場化等位達到低成本農業之政策需要改革的方向。在面對未來的情況下,現有的政策只有使零散農戶利益減少,剝奪他們的工作動機與生存意義,促使棄耕擴大與不繼承的趨勢。
此一問題在科學研究及知識上的重要性(importance)是在於顯示農業補貼政策,在半個世紀進行中出現的鄉村的社會變遷,造成農民生活以農業協同組合為基礎之原因。
本研究應該如何才能夠更精確地被描述?日本因施行農業補貼政策,卻沒有獲得擴大農場與就業者的增加。首先進行戰後農業政策時間舞台的說明,將所有農業政策陳述與分析後時間脈絡做出整理。分析農業政策的資料包括國內的稻米價格、農地面積、農戶數、農業就業人口、與稻米與其他農產物國內自給自足率變遷。接著將探討鄉村社會變遷的分析,嘗試從1946年農地改革自耕農化後到1990年代的改變,分析農業政策與鄉村社會變化之間的連接。在這樣的架構出現後,才能將先前論述棄耕的版圖,放入這樣的試圖中分析。
(三)文獻檢討
1. 施行農地有關政策之意義
從18世紀末起經由英國哲學者、約翰·洛克所提出的自然權力,就指土地本來神給予耕農的財產,歐洲經濟學者開始主張不同農地運用方式。李嘉圖在《政治經濟及賦稅原理》中,說明法律決定將地主、勞工、與資本家受到的資源分配。他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藉由調整成本的必要性工資會變動,因此人口增加時國家通常增高地租費,使國民預備充分的糧食(Britannica 2010)。
接著,馬克思提出theory of land nationalization(德文:Theorie der Nationalisierung des Grundeigentums)以及主張,國家應該廢止由於中產階級所有私人土地和以地租剝削無產階級的資源,同時它該將全國國民所有土地,並進行農業與工業同樣程度的發展(保志恂 2010)。他認為土地是封建社會其中主要的生產工具,也是將有產和無產兩種階級的分歧點。
馬克思列寧主義者認為透過帝國主義在後進國的俄羅斯也可以達到社會主義革命。列寧認為農民渴望農地,所以革命戰略按先借農民幫助打擊舊政府體制,取得政權後可以迫使農民將土地交給國家。他的理想是由於無產階級實現土地國有化(加藤哲郎 2010)。
2. 戰後農業政策發展趨勢
關於日本戰後農業政策,初期學者批評農地改革,如七十年代的大內力氏、八十年代的暉峻衆三氏提出許多日本農業的問題。大原興太郎和祖田修(1994)提出一共四個政策發展階段,這包括:
階段一、1950年代,以戰後復興為進行自耕農的時期;
階段二、1960年代,農業基本法之下兼農業戶出現;
階段三、1970年代,石油危機後進行生產調整、也面臨環境問題;
階段四、1980年代,起國家貿易國際化和自由化壓力影響到農業。
戰後為了增產與確保國民糧食,1946年起以農政為主國家進展農地改革。實現「耕者有其田」的自耕農化,不僅增加稻米生產量,也對佃農的獨立耕作做出重大的貢獻( 大原、祖田 1994:169)。在改革之前,經濟不景氣時,半封建性農業社會結構下,地主與佃農常常為了佃農費而爭執(Dore 1958:184)。雖然1875年到1960年之間的85年農地面積600ha、農戶數600萬戶、農業就業人口1400萬人的三大基本數字沒有很大的改變,農地改革卻提高自耕農主義的農業( 鴨池治研究會 2006:7)。
根據喜多克已(1962),1945年到1950年,因礦業工業是在蕭條狀態,政府減輕佃農費,但是以低價收購農產物,並收取佃農的所得稅等,剝削農民應該留下來的生產剩餘。不過1950年到1955年,因朝鮮戰爭,礦業工業恢復戰前的水準,國家對農業生產的掠奪開始緩和。當時,土地改良等公共投資與農戶對私人固定資本投資同時增加,因此,農業生產力開始上升。1955年以後,國家經濟高速的發展時,自耕農擴大稻米生產經營方式,也開始對工業區提供很多勞動力。 因此對農戶而言,1950年代,土地是他們的「家產」與「所得獲得的手段」( 大原、祖田 1994:170)。
1961年農業基本法到1973年的石油危機時期,日本農業歷經都市勞動力的移動造成鄉村人口過少現象,及自耕農主義的農業觀念崩壞。 農業基本法是為了解決工業區的勞動力缺乏的問題,其中結構改革政策( 日文:構造改革)主要以農地集合整理和機械化,使減少農戶數( 鴨池治研究會 2006:7)。因此,在農業基本法為主的所得政策、生產政策與結構政策,可以使得剩下來獨力經營的農夫,在隨著高度經濟成長,減少農工間生產性和所得的差別。為當時政府希望農業區不僅是供給廉價糧食和勞動力,也成為藍色政治之基礎( 大原、祖田 1994:172)。
大原與祖田氏(1994)認為:生產政策使鄉村結構帶來較大變化,政府促進牛奶、雞蛋、茶葉、橘子等果樹與畜產部門,並藉由國民的糧食內容豐富,推農業「選擇的擴大」政策,因此引起了「一農戶種植一種農作物」的專門化。再加上,為了提高勞動生產性的農具機械、化學肥料、農藥等近代科技投入,改變很多傳統農業方式。從1957年,農民對農機具的投資超過土地投資,再加上1958年,稻米生產成本中的農具費超過畜力費(喜多克已 1962:2)。
但是透過結構改革也沒有達到獨立經營農戶之減少,這是因為農業移到工業區的勞動力,依然從鄉村上班,但假日還持續耕農的「兼農」愈來愈多( 鴨池治研究會 2006:7)。
1970年農地法改正之後,允許土地給非農民出賃。
1971年6月21日政府解除企業在鄉村工廠進駐,因此土地價格升高以及土地變成自耕農的「所得確保手段」與「一旦大事之保險」 (大原、祖田 1994:173)。鄉村社會共同性逐漸缺乏,因年輕人是變為工業區工作的便宜勞工資源,造成「兼農」與高齡者專業農家的增加。
1973年石油危機後,日本農業經過大概十年的農業基本法施行的矛盾。其中一個矛盾是稻米生產過剩時,乳牛和雞有限制,所以1978年政府公佈稻田利用重組對策(日文:水田利用再編対策),對下十年調整稻米生產量(大原、祖田 1994:175)。當時田中角榮總統提出都市與鄉村之差距縮小政策(日文:列島改造論)民間企業購買平坦地帶和山區,建照高爾夫或名勝,因此,都市化地帶的農業土地,變成具有轉用價值的土地而地價提高。
透過兩次的石油危機,日圓升值、製造出口商品的中小企業漸漸地破產,而政府以自由貿易制度有效的利用。美日政府交涉後,1991年起日本開始進口美國的牛肉與柳橙。針對與稻米業的需求是合理化經營─作為低成本、規模擴大、與對農戶或農業組織或農業進入團體受託稻米農業(大原、祖田 1994:178)。然而1995年政府稻米價格的存在,支持「兼農」的固定所得,使得至今「兼農」存在的關鍵(小金澤孝昭 2006:20)。
3. 農業政策對於鄉村社會變遷之影響
農地改革(耕者有其田)不僅是改變了地主制度,也改變了鄉村社會特性、領導方式、農民的意識(高島秀樹 1993:147)。首先,「家」和「村」的制度變化,以前地主帶領全村一起耕農,但是戰後改革後,以家為單位、自由耕作。因此地主的地位降低,失去權力。
再加上,在不需要鄉村居民共同農業情況下,居民的交流減少,造成社會連帶瓦解。因之,長子與非長子的支配關 係,以及長子對非長子的庇護與服務,原本農業時默契合作的同族組織與親戚組織關係都滅亡了。太田原高昭(1970)指出改革之前的鄉村秩序不讓佃農具有提起訴訟的人格。最近,建立的合作組織都是為特定目的,比如農業工業公會、開墾公會、牧放地管理公會等。 以前領導者是長子,但現在考慮領導的繼承個人的能力及技術。最近,建立合作組織都是為特定目的,例如,農業工業公會、開墾公會、牧 放地管理公會等。
接著,農地改革也使衰弱鄉村內在的公會(日文:組)、部落、yui(日文:ユイ)制度有關。根據新保滿(1971)的研究,說明這些制度本來的功能。公會是葬儀和農忙碌季節時,成員交換勞動力的關係。它代表農民自治之一個政治單位,所以組成員繳非正式的稅、組費,實行互相幫助的服務。
部落是17世紀初被德川幕府來決定的行政單位與社區集團,部落也可稱為個鄉村。這集團一起舉行宗教的儀式、開路、修路等工作,如有人不合部落規則、他受到社會制裁,例如全村都不理睬他。部落制度貢獻成立國內的等級制度。1889年,政府設定市町村制度,後來1890 年,縣、郡、市、町、村之等級成立了。Yui也是一種交換勞動的制度,但它裡面的成員是被前輩決定的,因此一個家庭跟別的 家庭之間的合作方式。戰前,親戚、近鄰、同組、構成各種各樣的Yui。
高島秀樹(1993)解釋兼農初期時的它對鄉村社會的影響,一年當中當農業勞動減少時,農民這時找其他勞動所得的工作、這造成收入的多元化,因此這提高家中成員的獨立性、也削弱家庭裡的農戶性格。媒體刺激鄉村的經濟,農民開始購買電視、冰箱、洗衣機等產品。因此農民的生活、消費觀念越來越靠近都市市民所有的生活觀念。
不久鄉村開始受都市化,就是農民與非農民一起住的社區,有較多就業機會,但也造成農業生產環境的惡劣、農民與非農民對共同利益會不同的看法。兼農化與混住化引起交通不方便地方的高齡化,等於這種社區的自治會或農戶組合裡相當不容易發揮強烈領導,人們追求調整各種利害的coodinater(大原、祖田 1994:178)。
高度經濟成長期、鄉村的消費水準向上,這時他們還在工程基本生活上需要的設備,例如排水設備、建設污水處理場、路燈、垃圾處理場等。同時都市的人口過密問題繼續存在,以及影響到鄉村、就是沒有相當的生活設備地方的繼任者與新娘不足的問題(大原、祖田 1994:175)。
(四)概念界定與建構類型
1. 棄耕
「棄耕」(abandonment of cultivation)(日文:耕作放棄地)基本上是以前有耕農作為,反而一年以上沒有裁種農產物、並且將來近幾年沒有打算再植種的土地(鴨池治研究會 2006:5)。換而言之,棄耕是沒有生產農產物期待的、農戶放棄的土地。1998年日本棄耕土地規模是34.3萬ha, 但2003年變成38萬ha, 就佔全國耕農面積的約百分之八。
2. 離農
根據谷口信仰(2010)離農(retirement from agriculture)本來指示從家族農業工作家屬成員來組織的勞動力離開以及移到其他產業。因現今農業的範圍變大包括加工、流通、觀光業,因此現在離農顯示在同一個鄉村農民的勞動力就業到其他產業,也指示某一個鄉村農民勞動力移到別的縣市之兩種趨勢。
3. 社會變遷
社會變遷(social change)的定義是社會結構、秩序、或社會結構的因素,受到內在或外在的衝擊,因此、出現部份或全體的變化(日本大百科全書,2010)。目前社會學者研究,增加生產量的產業化、官僚員的集權化、和人口密集的都市化。根據Britannica百科(2010),社會變遷是文化象徵、行動規則、價值、社會組織與制度、會影響到社會結構變化。
社會學歷史上,對社會變遷的因素解釋方式不同。馬克思認為生產過程、分配、消費,會影響到社會結構(Carnoy 1984:46)。接著、稻葉(2009)說明,涂爾幹主張社會分工與分工發展是跟人口量有關,但韋伯認為基督教的資本主義精神帶來合理性的生活方式。另外、社會學者認為物質文化比制度文化發明東西的速度更快,同時、環境決定論者主張,氣候、風土、天然資源等自然因素引起社會變遷(日本大百科全書 2010)。
(五)分析架構與研究假設
日本需要確保農業生產與經營可展開的土地,爲了防止農地面積縮小必須研究棄耕出現的過程。圖一 研究分析架構
研究發現:
本研究主要發現戰後農業政策對於如下三部份的影響:以傳統果樹、蔬菜、畜產複合經營成為稻米單一經營的農作物市場之影響;造成兼農、高齡專門農業者、後續者不足的勞動市場之影響;以鄉村都市化與減田政策引起家產的農地成為資產與投機對象之土地市場之影響。
接著本研究結果預期,將農民導致選擇棄耕還是留著他農地的最大原因在於,除了後繼者不足的原因之外,農地轉用時的價格,爲都市計畫或企業設立農地購買比接受轉用其他作物補償收入較高。換言之,日本政府不僅是需要改稻米價格與農作物購買路,也必要重新農地運作。
|
|
|
|
|
|
|
|
圖二 農作物、勞動、土地市場戰後變遷
(六)擬採用的研究方式
1. Qualitative Research質化研究方法
根據Strass跟Corbin (1990),質化研究:研究人的生活、及生活中的經驗、行為、感情、並研究社會動向、文化現象、國家與國家的關係,除了文獻探討之外、收集觀察與採訪的資料,加上分析資料之後建立自己的論點。
其他研究方法:
A. 比較歷史分析法 (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
本研究提出社會革命理論的Skocpol氏在她理論使用的ㄧ致法(Method of agreement)與差異法(Method of difference)。一致法就是分析現象共同方面之因果關係。差異法比較現象之存在於缺乏部分。
B. The Cyclic change
社會變遷有兩種類型,就是the cyclic與the one-directional。The Cyclic change具有短期性(short-term cyclic change)及長期性的(long-term cyclic change)變遷。曾玉慧(2002)解釋短期性的變遷,如同農民的農作生活,變化以較短的時間當作一個階段,來觀察社會變遷的內涵。因此,這種變遷大都較規則性的改變。反而、長期性的變遷指的是,例如,一個社會由於受到農村的推力與都市較多工作機會的吸引,配合著人口往都市移動與出生率下降,指出長期日積月累造成的變遷。
曾氏也描述社會學者對於這變遷區分兩種方式。首先是量的變遷,這就是經由數量的變化以觀察社會變遷,其方式可由社會發展指標,對於社會在不同的時期加以比較。量的變遷包括;
A.生活指標:國民的生產水準、消費水準、營養水準等,有關物質生活程度的指標。
B.文化指標:教育與出版等,有關文化水準的指標。
C.社會指標:離婚率、犯罪率,與自殺率等,有關社會秩序的指標。
D.福利指標:與人民福利生活有關,諸如病床數、平均壽命等。
接下而來的是,注意到、質方面的社會變遷的質的變遷,因此包括社會結構中的價值、規範、角色、規則、制度、權力等項目的變化。
(七)資料蒐集的過程與處理方式
本論文因資料的性質上,約略可分爲:集體資料(aggregate data)及個人資料(individual data)兩大類。集體資料主要採用自官方包括農林水產省與農政出版的農業政策、法律規定、統計等文獻。個人資料部分來源透過網路上政治、經濟與社會學資料,比如Political Science:a SAGE full-text collection、J-Store、Proquest、the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Sociology等等。
表一 本研究蒐集資料範圍
主要蒐集資料之議題 | 集體資料 | 個人資料 |
農作物市場 勞動市場 土地市場 | -糧食自給自足率 -農作物生產量 -水田率/農地面積變化 -農作物價格變化 -兼農數 -就業人口結構(高齡化) -農戶減少數 -棄耕數 -農地法 -農地轉用數 | -研究參與自由貿易原因的論文 -研究生產調整過程的論文 -研究後繼者不足的論文 -研究兼農原因的論文 -1946年農地改革的目的與後果 -鄉村都市化的後果 -研究農地轉用目的的論文 |
參考資料
一、中文
曾玉慧〈社會變遷幼兒教育發展〉《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2002)。
二、英文
Anselm, S., Juliet, C. (1990).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p.10. CA:Sage.
M. Carnoy, (1984). The State and Political Theory, pp.46.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David Ricardo. (2010). I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502193/David-Ricardo
Dore, R.P. (1958). “The Japanese Land Reform in Retrospect,” Far Eastern Survey, Vol.27, No.12, Dec.,1958, pp.184.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Huntington, S. (1968.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Possony, S. (1966). The Lenin Reader. Chicago:Henry Regnery Company.
Skocpol, T. (1976). “France, Russia, China: A Structural Analysis of Social Revolution.”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Vol.18, No.2, April, 1976, pp. 175-210.
Skocpol, T. (1979). State and Social Revolu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ocial change. (2010). I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http://search.eb.com/eb/article-9068438
二、日文
秋元英一「比較社会革命論の再検討―スコッツポルを中心に」『土地制度史 学』、1990年、pp.38-51。
石井寛治『日本経済史』東京大学、1991年。
稲葉振一郎『社会学入門』NHK出版、2009年、178-179頁。
大石嘉一郎『日本資本主義百年の歩み』東京大学、 2006年。
太田原高昭「戦後自作農の歴史的性格について」『北星論集7』1970 年、pp.201-223。
大原興太郎、祖田修「戦後農業・農政の展開と農業・農村観の変容」『三重大生物資源紀要第12号:167〜181』1994年。
加藤哲郎「レーニン主義」『日本大百科全集(百科事典電子版)』小学館、2010年。
鴨池治研究会、東北大学鴨池治研究会産業競争政策D、池畑慧、遠藤梢、佐藤伸洋、炭田泰孝、藤原健、三上浩平 「日本農業の構造改革〜産業間の適切な資源移転を目指して〜」『ISFJ2006政策フォーラム発表論文』2006年。
北島正元編『土地制度史II』山川出版社、1986年。
喜多克已「農地改革後における日本農業の発展」『土地制度史学5(1)』 1962年、pp.1-20。
欒玉璽「戦後日本の農地改革~その実施過程と中国との比較~」『関西学院 経済学研究27』1996年12月、pp.235-270、1996年。
申順芬「日本における農地改革―日本政府とGHQの折衝を中心に―」『日 本法政学会法政論叢34』1998年、pp.145-156。
社会変動『日本大百科全集(百科事典電子版)』小学館、2010年。
新保満『日本農村における経済発展と社会変動』時潮社、1971 年。
高島秀樹『日本の農村地域社会―原型・変動・現状―』明星 大学、1993年。
谷口信仰「離農」『日本大百科全集(百科事典電子版)』小学館、2010年。
星埜惇「戦後国家の体制と農地改革」『行政社会論集 第1巻 第1・2号』1988 年、pp.1-26。
保志恂「土地国有論」『日本大百科全集(百科事典電子版)』小学館、2010年。
山下一仁『国民と消費者重視の農政改革』東洋経済新報社、2004年。
山下一仁「農業問題とは何か―日本、そ して世界の農業に今何が起きているのか?」『経済産業研究所・RIETI』2003年。http://www.rieti.go.jp/jp/special/af/s09.html
山下一仁「農地改革の真相―忘れられた 戦後経済復興の最大の功労者、和田博雄」『経済産業研究所・RIETI』2004年。http://www.rieti.go.jp/jp/columns/a01_0138.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